2019年5月14日,由動脈網、蛋殼研究院聯合主辦的“2019中國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峰會”在廣州萬富希爾頓舉辦。醫療行業內的專家、學者、創業者及投資人等齊聚一堂,共同討論基層醫療的相關話題。
去年,動脈網舉辦了以“新構造”為主題的基層醫療創新實踐論壇。彼時,基層醫療最基礎的產業架構已初步構建完成,已形成了醫聯體、新型診所、社區健康管理、醫藥流通零售、第三方影像服務、第三方血透中心等產業創新形態。
隨著分級診療的逐漸深入,基層醫療已經成為中國整體醫療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環節,同時也是最為基礎的環節,在產業面臨躍遷與升級之時,基層醫療的機遇與挑戰并存,只有潮水褪去,才知道誰在裸泳,誰在深潛。于是,“深潛”成為了2019年基層醫療全面升級的主基調。
2019年4月15日,尋找2019中國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優秀案例活動落下帷幕,歷時2個月時間,共征集到281個基層醫療創新實踐案例,并從12個領域中評選出30個優秀案例。2019基層醫療創新實踐案例征集聚焦互聯網醫院、家庭醫生、基層民營醫療、基層檢測診斷、醫藥新營銷等熱門領域。
本次評選從案例創新性(技術創新或模式創新)、案例可復制性、案例實踐深度、發展預期、申報企業綜合實力(融資情況、高管團隊、品牌影響力)、基層醫療相關性等六大維度進行評選。旨在遴選出真正代表基層、扎根基層的創新醫療企業,期望為產業創新者提供更多可以借鑒的樣本,描繪中國基層醫療產業發展新形態。
5月14日,在以“深潛”為主題的2019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峰會現場,30個基層醫療創新實踐優秀案例獎項正式頒布。
1.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
2016年6月6日,《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》由國務院醫改辦、衛健委、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聯合發布。落實分級診療一直是我國新醫改的重中之重,而家庭醫生簽約是分級診療的一項重要任務,對于實現基層首診、分級診療、轉變醫療衛生服務模式,具有重要意義。
在基層資源缺乏的情況下,眾多企業正在利用技術的變革將“家庭醫生”變成“智慧家庭醫生”。
MEDISHARE
獲獎案例:米喜“醫家”—家庭醫療對接服務平臺
漸健家醫
獲獎案例:湖北省十堰市漸健家醫·智慧工作站項目
家有健康
獲獎案例:基于社區診所的全方位家庭醫生服務體系
健康無憂
獲獎案例:基于家庭醫生簽約的分級診療系統
妙手醫生
獲獎案例:內蒙古地區家庭醫生服務平臺建設
2. 數字化中醫藥創新平臺
近年,中醫藥領域政策暖風不斷,隨著《中醫藥法》正式實施,《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》、《中醫藥“一帶一路”發展規劃》、《中醫藥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相繼出臺,中醫藥發展迎來了黃金期。
要推動中醫藥發展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,加速中醫藥現代化、標準化、信息化、規范化建設,仍是當下中醫產業探索的主要方向。
數字醫藥研究所
獲獎案例:中醫智能辨證論治平臺創新實踐
3. 健康管理服務平臺
健康管理逐漸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,以治病為中心的導向慢慢演化為以預防為中心。根據《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》(草案)的相關內容,基層醫療機構未來的三大職能是:基本醫療、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。
健康管理要以基層為重心構建健康管理服務體系,關鍵在于基層的新定位。在基層健康管理的解決方案中,我們發現了以下先行者。
蓋睿健康
獲獎案例:互聯網+基礎醫療健康綜合解決方案
妙健康
獲獎案例: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能化健康管理新模式
4. 全科診療服務機構
在分級診療的政策下,作為醫院的補充,高度分散、數量眾多的診所,承接了眾多基礎醫療任務,在強調有效、便捷、品質的前提下,全科診所的出現,成為基層醫療中最基礎的醫療形態。
強森醫療&浩悅資本
獲獎案例:新中心城市社區醫療解決方案
慈信醫療
獲獎案例:“???全科”融合平臺搭建方案
5. 醫聯體信息化建設平臺
傳統醫療機構以地緣劃分機構,醫聯體是基于發達的信息技術,重新定義了傳統醫療機構的邊界。為醫聯體內機構提供同質化服務和標準的診療規范,是打通分級診療關鍵節點。
基層醫療信息系統薄弱,利用“互聯網+”的理念及技術,對接其他管理和服務體系,賦能基層醫療機構,為居民提供移動化、線上化以及標準化的服務,是一項長期任務。面對上下級單位間的“數據孤島”和服務水平差異,以下這些企業,正在為構建數據橋梁做出努力。
心醫國際
獲獎案例:醫療云應用服務下的醫聯體建設
云杏&九明珠
獲獎案例:邯鄲區域醫聯體建設
6. 醫院標準化建設服務商
提高醫療機構的承接和服務能力,是發展基層醫療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,基層機構面臨著管理難、人才少、醫生培訓、經營管理不規范等困難,是否有標準化、可復制的模式,能夠基層診所快速發展,提供資源和服務平臺,是考量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。
啟迪醫學健康
獲獎案例:中國區縣級醫學檢驗建設和完備的新型解決方案
全域醫療
獲獎案例:放療新型服務模式帶來腫瘤診療方式的變革
醫聯體科技
獲獎案例:e愛力思項目-基層檢驗檢測解決方案
7. 診療能力提升賦能工具
基層機構缺資源,且醫生水平參差不齊,在設備上,更是無法與大三甲醫院媲美。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遠程檢驗等技術不斷發展之時,基層醫療的缺口有了新的補充形式,新技術成為改變基層醫療機構現狀的新解決方案。
朗通醫療
獲獎案例: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輔助臨床決策系統diagbot
訊飛醫療
獲獎案例:安徽省“智醫助理”四縣一區試點應用以及示范
醫服天下&康尚生物
獲獎案例:基于智能POCT的平臺建設與運營服務賦能基層醫療
橙意家人
獲獎案例:基于遠程便攜檢測的慢阻肺分級診療建設經驗
8. 智慧即時檢測工具
基層衛生機構人才不足、無力配備大中型醫療設備等問題,讓大部分診療服務在基層難以開展。在解決基層醫療檢驗器械難題上,有兩大趨勢:
一是通過模式創新發展第三方檢驗中心;
二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廣POCT(即時檢驗)產品。近年來,POCT(point-of-care testing,即時檢驗)因其操作便捷、成本低、檢測時間短等特點,成了醫療器械行業最受資本青睞的熱門領域之一。
量點科技
獲獎案例:量子點免疫熒光在基層診斷和篩查的實踐
華邁興微
獲獎案例:全球首例微流控化學發光POCT現場檢測系統
9. ??七\營創新服務平臺
在當前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在三甲醫院的情況下,“三長一短”問題普遍,“排隊幾小時,看病幾分鐘”成為常態,而如慢病、孕產等需要一次次跑醫院的??聘菫榛颊邘順O大的不便,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問題仍有待解決。在互聯網的輔助下,以下企業正在探索一體化服務為患者帶來的便利。
金華市中心醫院&微脈
獲獎案例:“最多跑一次”—互聯網+婦幼一體化服務
10. 智慧藥事服務平臺
當破除以藥養醫機制,讓醫院回歸醫療本質成為變革的主題,處方外流帶來的巨大機會點燃市場,諸多企業都在積極進行布局。
專業藥房為患者提供藥品供應之外的藥事服務、慢病管理、藥品福利管理等服務,提升了患者的黏性和忠誠度。對于社區百姓的三大基本藥學服務需求:問藥、找藥、用藥,我們發現了以下優秀探索者。
藥安科技
獲獎案例:云評方-處方大數據和藥物知識圖譜整合平臺
微康科技
獲獎案例:“智慧處方”社區慢病處方服務
鄰客·智慧藥房
獲獎案例:“醫學患教雙驅動 數據賦能新零售”的DTP 3.0模式
11. 智慧醫養創新服務平臺
截至2018年底,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2.49億,其中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4400萬,老年人的長期護理需求成為剛需,且面對著護理人員供給不足的嚴峻現實。
當前,“改革”成為養老政策發展主線,宏觀政策中屢次提到對醫養結合、居家養老的推動。對于社區、居家的養老環境而言,“互聯網化”、“數字化”、“智慧化”的平臺有利于幫助補足由于人員短缺帶來的老年護理缺口。
福壽康
獲獎案例:互聯網+醫養結合的社區綜合型醫療護理站建設
健康有益
獲獎案例:基于數字化健康養老醫護領域的創新與實踐
12. 智慧醫院信息化建設服務商
隨著LIS(化驗室信息化系統),PACS(影像學系統),EMR(電子病歷系統)的不斷建立,劃時代的HIS系統最終整合了全部信息系統,傳統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。面對醫院的“數據孤島”和流程化問題,以下企業正在深入基層,打破醫院的“圍墻”,借助信息化系統,幫助醫院建立起標準化診療流程。
金山云
獲獎案例:仙桃市智慧基層醫療云HIS系統
金蝶醫療
獲獎案例: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建設
海鶿科技
獲獎案例:醫院”智慧服務“綜合解決方案
注:以上各類獎項排名不分先后